厦门客栈网

当前位置: 厦门客栈网 > 热点 > 文章页

22年,云南“生命之花”诠释绿色传奇

时间:2025-04-24 06:2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 次
恐龙谷展厅1999年,由中国政府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

原标题:22年,云南“生命之花”诠释绿色传奇

恐龙谷展厅

1999年,由中国政府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发出了“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中国声音。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举办,奏响了“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最美合唱。

为什么都是云南?

因为,这里一直都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世界花园”。

因为,这里一直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

“一直”,背后是世世代代云南人对绿色的珍爱以及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与坚守。

如果,在“一直”这个永无止尽的时间之河上,截取1999年至2021年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朵越开越美的“生命之花”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传奇。

云南,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举办地,还是中国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

在云南,有一朵盛开了22年的“生命之花”。它是'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徽,形象地表达了当年世博会的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后来,“生命之花”成为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的徽标。不仅如此,经过传承发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涵的“生命之花”成为世博绿色发展理念的专属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

经过云南人22年的共同努力,“生命之花”绽放在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旗下昆明世博园、昆明轿子雪山、丽江老君山、宜良九乡溶洞、禄丰世界恐龙谷、建水朱家花园、巍山古镇等景区。它的美丽已不仅仅属于世博,而属于云南、属于中国。

火了,那条“龙”

在COP15会场,远古的奥秘展位里,一只3D打印出的恐龙化石标本,讲述着云南大地上曾经的绿色故事。

这条“龙”的原型,来自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旗下的禄丰世界恐龙谷。

今年10月国庆假期,央视直播了恐龙谷化石科考活动,“重返侏罗纪”的云南之旅在各种媒体平台及八方游客的朋友圈“火”了。

“与‘龙’同行,希望让大家更多地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意义,更强烈地激发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更广泛地唤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共识。”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睿有感而发。

“我们的‘龙’身上凝聚着‘生命之花’的魂。”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昆介绍,一直以来,景区坚守“人与自然和谐”的世博绿色发展理念,在恐龙谷遗址馆建设中“下足功夫”,通过设计,即便未装空调馆内也通风凉爽,达到了节能环保效果;在户外温泉区域,使用的是节能设备;他们还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树种,打造景区绿色生态环境;恐龙谷温泉酒店,获得了“中国绿色饭店”称号。

“只有保护好景区生态、呵护好自然生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为生命之花常开、生命之树常青、生命之旅常在奠定坚实基础。”张睿表示。

美了,那朵“花”

为了呵护“生命之花”,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从诞生伊始就立足于美丽云南发展旅游,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和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其目的就是实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2017年,华侨城集团重组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开启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合力突围旅游扶贫的新征程。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坚持把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坚持“重点帮扶、景区带动”的思路,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出了大企业创新带动、破解“美丽贫困”的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10种做法和经验,简称“景带村”模式。

这10种做法分别是:增投资强后劲、拓空间广辐射、利益主体共享、劳动就业牵引、开发保护并重、农旅融合发展、扶智+扶志驱动、旅游创业带动、文旅融合助推、有序开发引导。

“景带村”发展模式下,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所属的轿子山景区、九乡景区、恐龙谷景区等周边的村民都享受到了旅游红利。比如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积极兑现旅游反哺资金和资源补偿资金2036万元;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累计吸收社区劳务用工近130人次,支付劳务费用1200万元;将百姓手中的农特产品外销。“如今,大多数社区群众都参与到旅游开发过程中来。靠山吃山,社区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景区负责人说。

9月22日至2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到丽江老君山寻访“生命之花”。他惊叹不已:“景带村”把生物多样性与地方民族文化相结合,开创了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这是值得在COP15上分享的非常精彩的中国案例。

燃了,那份“绿”

“老朋友,新世博。新开园的景区,树更高、更绿了。”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昆明世博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哲,热心地为朋友们推荐COP15打卡昆明的地标景观。

一直以来,云南世博旅游集团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保留好世博园这座遗产、如何更好地呵护“生命之花”?这也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问题。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世博园时提出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要求,华侨城集团在园区改造提升过程中首先考虑世博园的历史传承和资源优势,努力让“生命之花”的最美绿色在新世博燃起来。

如今,那绿色不仅燃情山水,还为云南与世界架起友谊之桥、唱响和合之曲。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南非籍博士皮特说:“云南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好地方,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做好研究可以为‘生命之花’的绽放做一点自己的贡献。”他因为热爱攀岩来到云南,对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旗下的多个景区都有深刻印象,最终,他因为热爱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选择留在云南。

在张睿眼中,云南之美数也数不清、数也数不完,浓缩起来有三点:一是立体之美。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海拔高差十分巨大。二是多样性之美。正是立体之美带来了在云南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多样性之美,即地质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和人文的多样性。同一个景区,同一个景点在不同的季节,通过不同角度去观赏,都有着不同的美。三是和谐之美。云南立体与多样性之美,通过和谐之美得到了充分的升华和展现。在不同的海拔带,分布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气候与不同的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在这块大地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居的生动场景,构成了独特的、令人向往的“云南生活方式”。

“云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COP15在昆明举办的机会,对现有自然景区的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再做认真梳理,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认真研判未来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以绿色发展的新传奇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张睿道出世博人的心声:铺开七彩云锦,装点大地精华;聆听爱的声音,赞美世界博大。云之南,盛开怒放生命之花;彩云中,儿女多情花样年华。(储东华 姚程程 毕漪倩)


(责编:徐前、朱红霞)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6 16:04 最后登录:2025-04-26 16: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