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对很多人来说,是给生命一个出口,让灵魂游牧天地中。 而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通过旅游形式,感知、了解文化遗产及其背景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行为过程。 自秦汉至唐宋时期,松阳县的文化遗存丰富,各个时期的文物皆有出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形成了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松阳共有三普(2009年-2012年)登录点1026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分别散落在松阳县城周边与各古村落之中。 耕读文化、宗族文化脉络都清晰可循,村落们也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建筑。村里随处可见的民居、祠堂、社庙、学堂、古井、古桥……今年,全国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让我们一起打卡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跟着“文物”去旅游,去探索新的风景、文化,认识新的人,在悠久的文化遗存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独特。 秘境之旅 线路推荐: DAY1:延庆寺塔——汤兰公所——何联奎故居——文里·三庙(城隍庙、文庙)——松阳老街(元朴 | 归来艺术民宿、非遗馆、松阳故事) DAY2:黄家大院——松庄村——酉田村——杨家堂村 DAY1 【延庆寺塔】 延庆寺塔,坐落于松阳县西屏街道塔寺下村,距离县城仅2.7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千年古塔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被誉为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北宋遗物,素有"江南稀宝"和"浙江第一塔"之美誉。 一千多年来,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都没有发现后人修缮的痕迹,是江南诸塔中保留最完整的北宋遗物。岁月一抚而过,它的塔身微微倾斜,因而得到了亲切的绰号——"东方比萨斜塔"。 这座古塔采用楼阁式砖木结构,外观高耸挺拔,其木制腰檐、塔檐和瓦檐宛如唐代建筑的婀娜多姿。方形木椽呈放射状铺钉的方式布置,保存了江浙地区独有的古老建筑风采。 【汤兰公所】 汤兰公所,又称武庙,位于中弄12号,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是浙江省内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关帝庙。前身是供奉关羽、商贾聚会,以及娱乐活动的场所,为当地商人作聚会和宴客之用。汤兰公所的建筑雄伟壮观,门厅、邮亭、后厅和东西厢房等构成,雕梁画栋,保存完好。 这座建筑独具风采,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历经风雨的古建筑,被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1年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种盛大会议都在这儿相继举办。 【何联奎故居】 何联奎故居,位于县城中弄7号,与汤兰公所同在中弄片区。这里不仅是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个富有历史价值的地方。这百年老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它的气派建筑和精细雕刻而著称,呈现出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文里街区·三庙(城隍庙、文庙)】 文里街区·三庙以城隍庙、文庙两座省级文保建筑为核心,是一个集创意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剧场、美术馆、咖啡厅、身心美学疗愈中心、家宴餐厅、精品度假酒店为一体的美好文化生活方式体验综合体。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西屏街道大井路2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松阳的守护神,宏伟的大殿巍然耸立,神圣而古老。在其每一根梁柱上刻划着捐赠者的名讳,我们仿佛能透过这印记看到时光那头的小人物、大历史。 这里充满着市井风情,曾举办庙会、上演高腔、祭拜城隍,是人们娱乐的胜地。虽然戏台已不见,但高腔、木偶剧仍会在此上演,使松阳人重温过去的欢乐时光。 //文庙 文庙,位于西屏镇大井路2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是松阳人祈愿金榜题名、跻身仕途的圣地,承载了无数读书人的梦想和汗水。尽管岁月已过,大成殿这座古老的建筑仍然屹立不倒,立身于这片文化的热土上。如今,它的使命更显重要,将以全新的面貌服务松阳的居民和游客。 每年,成人礼和国学课将在这里举行,让人们在圣人的庇佑下,再次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脉,成为松阳的文化圣地,点亮这个古老的县城。 【松阳老街】 老街的“老”名副其实,核心线路长1.9公里,沿街的铺子大多是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文物建筑遍布松阳老街,其中包括元朴 | 归来艺术民宿、非遗馆、松阳故事......这些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朴 | 归来艺术民宿 在「元朴 | 归来艺术民宿」诞生之前,它的原身是王氏祠堂。 近年来,在古城保护中,县政府对祠堂进行了修缮,整体恢复了祠堂恢宏的风貌。围绕文创空间理念,经过现主人后期软装,王氏祠堂就这样成了集雕刻、书画等艺术作品展览,和茶道、花艺、琴棋、论坛等活动举办为一体的民宿。 //非遗馆 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南直街52号,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非遗馆,你可以看到不少的展品,比如莲花鞋、船灯、畲族叙事歌、松阳鼓词、插花娘娘、竹溪锣鼓等。 //松阳故事 松阳故事,位于松阳老街的老邮电局,属于文保点,建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百年历史老屋,毗邻非遗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是集文创售卖、品茶为一体的公共空间。漫步于此,穿越百年时光,讲述着新的松阳故事。 DAY2 【黄家大院】 松阳黄家大院,坐落在浙江省松阳县城附近的乌丼村——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艺术殿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探索木雕艺术的殿堂,感受在刀与凿的铿锵碰撞下,精雕细刻的艺术。置身于黄家大院内,仿佛看到木雕艺人皱纹密布的手握紧刻刀,在刀与凿的铿锵碰撞下,将粗木精雕细刻为艺术品。 【松庄村】 松庄村建村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482-1505),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宋姓人送给叶姓人居住的,旧称送庄。村民以宋、叶为主要姓氏,其中宋姓居多,古也称宋庄。周边山林里又多种植松树,便也谐音称松庄。 现在村中仍保留着两栋明代建筑,一栋清嘉庆年间建成,清到民国年间的建筑多栋,县文保建筑1栋。还有老驿道、宗祠、民舍、石拱桥等众多古建。 【酉田村】 酉田村——位于三都乡,是中国传统村落。因处高山,水贵如油,得名油田后改名酉田。 酉田花开民宿,位于酉田村29号民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新乡民的加入下,赋予了它开放的活力,让沉睡多年的建筑换发生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此间找到舒心的空间与节奏。 【杨家堂】 杨家堂村,位于三都乡,共有三普登录点6处,其中有4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做起了民宿、咖啡等业态。 来到杨家堂,犹如一脚踏上归田园居,宁静而温馨。山坡屋舍层层叠叠,黄色的夯土房子是松阳的典型民居建筑,在阳光照射下,整个村子呈现金黄色,金色布达拉宫因此得名。 这里的人延续着300多年前的居所模式,仍旧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上的木雕和青瓦,能触摸到的黄土墙体和青石阶梯,让人感觉生活是有温度的,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踏实感。 古村与咖啡的奇妙碰撞,也在这里上演着,「南设咖啡」就开在了杨家堂这个“深山秘境”。深山、秘境、古村落,一家咖啡馆,这是理想生活在松阳的实现。 沿着文物遗存 一路爬山越林,行水循城 共赴一场山水诗意之旅! 我在丽水等你! 原标题:《寻迹考古:沿着文物遗存 去秘境松阳赴一场山水诗意之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