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就《关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设置境外游客入境查验通道,全力营造便捷舒适通关环境。用好用足外国人24/240小时过境免签和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政策;优化经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珠三角地区和汕头市144小时免签政策,推动便利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支持旅游企业利用省内国际机场中转经停人员流量,开发和丰富24小时过境旅游产品,有效挖掘便利政策效能,将各类出入境便利政策一并纳入旅游产品开发,为来粤旅游的外国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鼓励旅游企业、邮轮公司设计推出更多邮轮航线,吸引更多游客乘坐邮轮入境旅游。 征求意见稿还提到,提升离境退税服务质效。持续推广“即买即退”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鼓励引导更多商户成为退税商店,进一步丰富退税商品种类,推动入境客流转化为消费热。 关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促进入境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扎实推进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建设,现就我省关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举措。 一、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 1.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设置境外游客入境查验通道,全力营造便捷舒适通关环境。用好用足外国人24/240小时过境免签和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政策。 2.优化经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珠三角地区和汕头市144小时免签政策,推动便利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 二、推进航旅深度融合 3.持续提高国际交通通达度。推动新开国际航线,加密航班频次,优化航线布局,创新联程中转模式,用好“经珠港飞”等政策。支持省内机场集团走出去,与国际国内重点机场、航空公司开展合作,打造航旅融合品牌。 4.支持旅游企业利用省内国际机场中转经停人员流量,开发和丰富24小时过境旅游产品,有效挖掘便利政策效能,将各类出入境便利政策一并纳入旅游产品开发,为来粤旅游的外国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鼓励旅游企业、邮轮公司设计推出更多邮轮航线,吸引更多游客乘坐邮轮入境旅游。 三、丰富入境游产品供给 5.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为基础,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 6.全面提升滨海旅游。打造一批“跳岛游”、湾区海上“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发挥广州、深圳邮轮母港优势,对接国际邮轮公司,支持拓展境内外海洋旅游线路和产品。探索开展国际邮轮在港停泊“静态游”等多种类旅游新业态。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7.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赛事。持续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国际马戏节、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会节庆活动。支持举办港珠澳大桥马拉松赛事,发挥广州马拉松、东莞篮球、清远漂流、汕尾帆船、丹霞山徒步、国际龙舟赛等体育品牌活动效应,持续丰富国际性体育赛事举办种类。 8.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音乐、艺术、科技等元素的融合,打造系列精品文旅产品和活动。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团体、流量歌手等来粤演出。创新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广东省艺术节、广东现代舞周等艺术品牌活动。用好龙舟、醒狮、英歌、花市等特色项目,加强具有岭南特色传统节日特色民俗文化活动统筹规划。 四、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 9.完善综合客运枢纽、机场码头、大型商圈、重点文化旅游场所的多语种服务。支持省内国际机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在线预约、导游导览、手机支付、手机卡申办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国际机场、口岸到城市中心区和主要景区的交通便捷性。 10.推动出入境证件便利化应用。推动实现入境外籍游客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持往来内地(大陆)通行证,华侨持中国护照办理住宿登记、交通出行、电信业务、支付服务、生活消费、文旅场所预约等个人事务。 11.完善电信和网络服务。在游客入境集中的口岸设立服务网点,持续开展外语培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优化网络服务,结合入境游客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提升数字化服务便利度。 12.推动支付便利化。按照便利化、市场化、可持续化的原则,持续扩大重点交通枢纽、大型商圈、重点文旅场所等场景受理境外银行卡商户覆盖面,支持现金支付,满足人民币现金使用需求。规范张贴境内外银行卡受理标识、现金支付标识等。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指导口岸和酒店为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提供便利,按照市场化原则拓展服务覆盖面,加强多种支付方式的宣传推广。 13.提升离境退税服务质效。持续推广“即买即退”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鼓励引导更多商户成为退税商店,进一步丰富退税商品种类,推动入境客流转化为消费热。 14.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质量。在粤港澳文旅资讯网增设外文页面,发布入境旅游指南、旅游线路产品推荐。加强对重点文旅场所及经营单位的监管,及时回应入境游客诉求,切实保障入境游客合法权益,持续提高入境旅游满意度。 五、加强融合宣传和精准营销 15.依托境内外国际性旅游展会开展旅游业交流推广。策划组织针对重点目标入境国旅游市场的宣传。支持省内旅游业界参加境外国际性重点展会,做优做强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节展活动平台。 16.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发挥驻穗领事馆集聚优势和驻外机构窗口作用,做好“家门口”的国际化旅游宣传。用好广东文旅海外推广中心,加强与海外媒体、华侨华人社团和商会、旅游机构的互动合作。 17.加大线上线下推广力度。邀请境外旅行商、旅游机构来粤参加宣传推广、踩线活动。针对港澳地区,开展“周末叹广东”宣传。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在线平台+创意营销”的全领域海内外推广模式,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发布入境旅游攻略、推荐热门线路。加强机场、入境口岸的旅游宣传,推动在入粤国际航班上的旅游宣传推广。 18.开展重大文旅交流项目。围绕“你好!中国”“茶和天下”“欢乐春节”等主题活动,与海外多国和地区深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多种形式针对性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介。 19.支持地市积极开展境外旅游推广活动。支持各地市开展联合宣传,指导各地市运用新科技、新媒体创新宣传推广的内容和手段,提升宣传推广的针对性、有效性。支持各地市加强与友城联动,增进交流互访,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20.加强与港澳旅游部门合作,组织大湾区城市赴海外宣传推广“一程多站”线路和产品,展示大湾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形象,强化公众对人文湾区、休闲湾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认识。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六、提升文旅场所开放管理水平 21.推动旅游景区保留线下窗口,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及预约渠道,常年预约量空余较大的旅游景区不实行预约,鼓励采取线上预约或购票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提供英文预约购票界面。在旅游旺季,通过延长文旅场所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旅游景区接待能力。 22.推动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旅游饭店等按照标准完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提高服务人员外语服务水平。支持住宿业经营者配备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前台接待人员或人工智能翻译设备等便利化服务设施设备,开展前台接待人员岗前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住宿业经营者开通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23.指导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加强旅游公共服务,无门槛向含入境游客在内的各类群体开放服务。鼓励大型公共图书馆丰富外文文献收藏,外籍游客比例较高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多语种的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地图、旅游指南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