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到了 游乐场成为不少人的打卡地之一 摩天轮、过山车、大摆锤 ...... 各类游乐项目惊险刺激 也可能隐患暗藏 4月28日,浙江杭州乐园大摆锤项目设备运行至最高点时突然停止,游客在高空倒立旋转等待救援。 据游客反映,大摆锤设备在最高点倒立悬停约1分钟,致使他们头部充血不适。 29日,杭州乐园工作人员回应称,事发原因系设备两侧乘客体重平衡,从而触发安全保护机制,随后切换手动模式缓慢降落,属概率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已对被困游客进行安抚,此次事件未造成游客受伤。 如何系紧游乐设施的“安全绳”? 其实,针对景区游乐设施安全问题,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已有不少。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副主任谢朝武介绍,对于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规定,根据游乐设施和项目的大小、速度、高度、应用场景等具体情况而定。 其中最严格的莫过于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按照规定,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在设备每日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我国质检总局编制有《特种设备目录》,规定部分大型游乐设施,如观览车类、滑行车类、碰碰车类,属于特种设备。 但需注意的是,特种游乐设备的行业管理规范标准存在滞后性,赶不上“网红”旅游项目的发展速度,很多新兴游乐设备尚未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如“玻璃栈道”“彩虹悬桥”等。 为此,相关部门应针对中小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进行专门立法,将其设计、生产、使用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并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 另一方面,当前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监管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未形成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相关部门和景区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对游乐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 有安全才有欢乐 游乐场出游 要注意哪些问题? 突发意外又该怎么办? 1 游玩时需注意什么? 1.乘坐游乐设施前,仔细了解对搭乘人年龄、身体条件的要求。 2.查看设施是否具备安全检验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3.游玩中应在座椅上坐稳,不要解除安全防护装置或跳离设备;游玩结束后,待设备停稳再解除安全防护装置。 4.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晕眩等身体不适情况,要立即与管理人员联系寻求帮助。 5.乘坐旋转、翻滚类游乐设施时,应将随身物品摘下,避免玩耍过程中掉落。 2 遭遇意外怎么办? 设备故障 设备一旦发生骤停,不要惊慌,应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切勿乱动或自行解除安全装置。如遇设备剧烈晃动,要紧紧抓住安全装置,以防被甩出去。 不慎跌落 如有人不幸跌落,旁人不要轻易移动伤者,应赶快寻找景区急救人员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突遇起火 游乐设备发生火灾相当危险,由于乘客被安全设备固定在座位上动弹不得,通常只能被动等待救援。为提高逃生概率,可用衣物或手帕等折叠捂住口鼻,减少烟雾吸入。 拥挤踩踏
撑开手臂 创造空间 当人流量很大,但移动速度不快时,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撑开手臂放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姿势,必要时低姿前进。
一旦摔倒 蜷缩护头 如在拥挤的人流中被推倒,请牢记自救“二十四字诀”:紧急侧卧,双手扣颈;护住头部,蜷缩成团;并腿收拢,全身紧绷。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游乐场欢乐游 应急要点记心头 别让游乐项目成“惊魂”事故 快乐“五一”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