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厦门客栈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新闻 >

干货分享(如果我能重新选择生活)如果可以重

时间:2024-04-19 20:14人气:来源: undefined

人生百年,择一城而居。人生可以分为上下半场,人生上半场,我们选择一个城市生活,大都是被动的选择,有些时候看似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其实是被生活推着走,推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而人生的下半场,才是真正跟随内心的想法去选择?假如重新给你一次选择一辈子生活的城市,你会选择哪一座城市呢?对于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来说,我可能会选择南京市、南通市、苏州市、无锡市、东方市、汕头市、都江堰市、海口市、柳州市、桂林市。但如果只能选择一座城市,那我肯定选择福建省厦门市,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

厦门市是闽海之门,英雄之城。厦门岛古称嘉禾屿,别称鹭岛。是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国家经济特区和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端, 西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市、泉州市并称为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和厦漳泉都市圈(我国少有的三个核心城市并列的都市圈,另外还有潮汕揭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为何如此喜欢厦门市呢?为什么会毅然决然想要选择厦门市呢?除了因为厦门市生态环境极好,经济发达、风景绝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完善外,最关键的原因是厦门的建筑风格太吸引人了。厦门市的城市建筑风格多样,汇聚了各种建筑特点,从而形成了厦门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比如有骑楼建筑、鼓浪屿建筑、闽南民居、片区民居、嘉庚风格建筑、欧陆别墅等。

一、骑楼建筑风貌

骑楼建筑在中外都有,在我们中国的骑楼建筑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最早的骑楼建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廊与“坊”廊,而且与我国更早期的干栏式建筑也不无关系。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骑楼建筑应该是厦门市中山路骑楼建筑。

十八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克服这个生活上的不利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

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筑”,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

这种“外廊式建筑”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

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尺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炎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进入福建后,开始称为“骑楼”。

骑楼,约在鸦片战争后就传入鼓浪屿和厦门,接着又传入金门。所以说,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传入厦门后,又与厦门的地域特点相结合,形成了骑楼街市。

二、嘉庚风格建筑

嘉庚建筑是我国厦门市独有的建筑风貌,是以中式风格为主的厦门建筑,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投资。所以这类建筑就以陈嘉庚先生贵姓名字来命名了。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家乡在福建省厦门市,所以他在海外挣到钱后回到家乡厦门市,在家乡厦门投资创建并亲自规划设计了我国非常有名的集美学村(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两处学校区,建成了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被称为“嘉庚建筑”。

陈嘉庚先生虽然不是专业建筑师,但嘉庚建筑以其美观大方、典雅庄重、坚固科学、经济实用的鲜明风格而享誉海内外。嘉庚建筑,是陈嘉庚个人审美品位与当地能工巧匠智慧碰撞的结晶,是南洋建筑与闽南建筑在实践中结合的成功范例。以厦大的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和博学楼,以及集美学校的允恭楼群、南薰楼群、南侨楼群和葆真堂为主体的“嘉庚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市的嘉庚建筑形成历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1893年-1916年。这期间校舍的建筑图纸完全是从新加坡带回来的,建筑形式基本承袭了南洋殖民地及西欧古典主义建筑形式。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1915年-1949年。这期间,陈嘉庚已在校舍建筑上积累了经验,在新校舍的选址、布局、设计上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惟外、不崇洋,善于利用环境突出建筑的气势,用闽南的人才、材料建自己的校舍,他与土木师傅结合以步代尺,以杖代笔,搞拐杖下设计,现场勘察勾画,出现了中式屋顶与西式屋身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即“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风格建筑。

他说“每个民族,多有他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的建筑艺术,不必强用于异族而来抹杀自己民族的建筑文化艺术。而走上模仿洋化维妙维俏的道路,是埋没自己民族和本国伟大历史传授下来的建筑文化艺术,是没有国性的。”

第三阶段是定型阶段:1950年-1960年。这期间校舍的建筑,其规划和布局更体现了半围合组团,组合形式更加灵活,表现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天人和谐。闽南式的大屋顶与西洋屋身相结合的建筑形式,成为嘉庚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

三、鼓浪屿建筑风貌

鼓浪屿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位于厦门岛西南侧,海拔35-100米,面积1.78平方公里。宋代开始有人上岛开发,元代设兵员御守。明初,设汛口,建墩台。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鼓浪屿建寨屯兵,进行抗清斗争。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厦门,由于鼓浪屿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于居住,而成为在厦外国人道选的办公地和居住地。

从1844年开始,先后有13个国家在鼓浪屿设立了领事馆,英、美、法等国也先后在此兴建教堂、开办学校、医院以及洋行等。1903年以后,鼓浪屿进一步沦为公共租界,成为西方列强的共管天下,因此,鼓浪屿留下了较多的西式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

20世纪上半叶,大量富商、华侨也纷纷到鼓浪屿建宅置业,兴建了大量的西式或中西合璧式的私家宅院,鼓浪屿的建设达到历史最高峰。目前,岛上所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各式建筑共1000余座,其建筑形式多样,建筑质量上乘,因而,鼓浪屿被誉为“万国建筑的汇集地”。

建筑博览是鼓浪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精粹景观。鼓浪屿之所以成为世界建筑博览,主要是民居建筑,这有其百年来的历史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掠套,鼓浪屿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缩影——公共租界,有英、美、法、德、日本、西班牙、荷兰、菲律宾、比利时、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4个国家领事馆,必然带来这14个国家的各自建筑风格。再者,厦门是会工出口口岸,鼓浪屿尚有“猪仔馆”遗址。

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居住鼓浪屿6000多户人家,海外有亲属的超过一半多,散居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人在海外勤劳致富,如印尼华侨黄奕柱、越南会侨黄仲训等,他们“叶落归根”时,必然带回居住国的文化,因之出现建筑风格纷呈的局面。

再说,建筑物大多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当进科技发展还没有今日如此之飞跃,这个建筑博览必然是古典的,因鼓浪屿面积小,其建筑物必然是别墅型的。

四、闽南民居和山区民居风貌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

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山区内地的民居建筑,其一般多选择接近河谷、山边的向阳小坡 地 族而筑居。最主要是选择接近有水源地段、交通方便、利于耕地生产区的自然地形灵活布局。

通常有几户至几十户人家组成村落的集居群,居群规模,大小不等,村落无完整的街道,乡村街道随着山坡地变化曲折蜿蜒,路面多以土筑路或铺河卵石路面,而错落的民居就建于小路边。

山村民居建筑平面自由、灵活,不受什么格式的限制。整个村落布局虽缺乏规律,但多依傍地势而建,显得层次分明,形成一组高低错落、变化有序的外形轮廓层次感很强的群体形象。

标签: